鞍山市大气PM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特征及其来源

被引:27
作者
丁潇
白志鹏
韩斌
张杰峰
机构
[1]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多环芳烃(PAHs); PM10; 分布; 来源分析; 鞍山市;
D O I
10.13198/j.res.2011.02.42.dingx.014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2005年3月和8月在辽宁省鞍山市8个采样点采集PM10样品,用液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PM10上负载的11种多环芳烃(PAHs),并探讨了其分布特征和来源.结果表明:鞍山市PM10中ρ(ΣPAHs)时空变化特征显著,冬季高于夏季,且工业区PAHs污染最严重;在PAHs中4环以上的组分占主导,冬季ρ(4环PAHs)较高,而在夏季ρ(5~6环PAHs)较高.运用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PAHs来源进行分析,发现冬季的主要污染源为燃煤排放、机动车尾气排放和炼钢工业排放;夏季主要污染源为燃煤排放、机动车尾气排放、生物质燃烧排放和炼钢工业排放等,来源较冬季复杂.机动车尾气排放对PAHs的贡献在2个季节都较为明显,冬季燃煤排放的贡献比重明显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162 / 17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龙岩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源识别及污染评价 [J].
何立芳 ;
章汝平 .
环境科学研究, 2008, (03) :7-12
[2]   北京城市空气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 [J].
赵淑莉 ;
戴天有 ;
段小丽 ;
魏复盛 .
环境科学研究, 2007, (03) :16-20
[3]   乌鲁木齐市新市区大气气溶胶中多环芳烃的GC/MS分析 [J].
刁春娜 ;
高利军 ;
李刚 ;
郑迪梅 ;
王吉德 .
中国环境监测, 2005, (05) :45-48
[4]   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及来源识别 [J].
王淑兰 ;
柴发合 ;
张远航 ;
张元勋 ;
王玮 .
环境科学研究, 2005, (02) :19-22+33
[5]   北京市交通路口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研究(Ⅲ)——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污染特征 [J].
王玮 ;
岳欣 ;
陈建华 ;
李红 ;
刘红杰 ;
汤大钢 .
环境科学研究, 2005, (02) :43-47
[6]   天津武清大气颗粒物中PAHs的污染特征和来源 [J].
吴水平 ;
兰天 ;
左谦 ;
陶澍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6) :1106-1109
[7]   多环芳烃(PAHs)在大气中的相分布 [J].
毕新慧 ;
盛国英 ;
谭吉华 ;
唐小玲 ;
傅家谟 .
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1) :101-106
[8]   汽车尾气中多环芳烃(PAHs)成分谱图研究 [J].
朱利中 ;
王静 ;
杜烨 ;
许青青 .
环境科学, 2003, (03) :26-29
[9]   北京市大气细粒子的来源分析 [J].
宋宇 ;
唐孝炎 ;
方晨 ;
张远航 ;
胡敏 ;
曾立民 .
环境科学, 2002, (06) :11-16
[10]  
Comparison of particle-phase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and their variability causes in the ambient air in Ho Chi Minh City, Vietnam and in Osaka, Japan, during 2005–2006[J] . To Thi Hien,Pham Phuong Nam,Sadanaga Yasuhiro,Kameda Takayuki,Takenaka Norimichi,Bandow Hiroshi.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 200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