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濮凹陷西斜坡油藏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气源对比

被引:7
作者
苏惠 [1 ]
张金川 [1 ]
曲丽萍 [2 ]
王立志 [2 ]
王萍霞 [2 ]
何锋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 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油藏地球化学; 油气源对比; 东濮凹陷; 西斜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东濮凹陷西斜坡原油分为Ⅰ类轻质稀油、Ⅱ类中质稀油和Ⅲ类中质稠油三种类型。Ⅰ类轻质稀油具有较高的成熟度,主要来自近洼柳屯、海通集洼陷沙三3,4亚段高成熟烃源岩;胡庆主体油田的Ⅱ类中质稀油一方面来自柳屯、海通集洼陷,另一方面是本身源岩自生自储所致;胡19块、马寨油田Ⅲ类中质稠油来自马寨洼陷低熟烃源岩,柳屯洼陷高熟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对胡19块贡献不大。西斜坡油气以近距离、短距离运移为主,因此明确了下步勘探和挖潜的主要方向在生油气洼陷的周边、主断裂带两侧和构造的二台阶。
引用
收藏
页码:711 / 715+677 +67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断裂活动及其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J].
郑鸿稳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2, (04) :26-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