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江流域2006年“7·15”暴雨-洪水巨灾分析

被引:11
作者
陈波 [1 ]
方伟华 [1 ]
何飞 [1 ]
程鸿 [1 ]
邓运员 [2 ]
史培军 [1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灾害与公共安全研究所
[2] 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
关键词
巨灾; 链性特征; 缓解对策; 湖南省; 湘江流域;
D O I
10.13577/j.jnd.2006.0609
中图分类号
X43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0837 ;
摘要
基于自然灾害系统论,结合灾区实地调查结果和部分适时气象、水文资料,从降雨、洪水、灾情以及减灾模式等对湖南省湘江流域2006年“7.15”暴雨-洪水巨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村的主要致灾因子是洪水、内涝、滑坡、泥石流,而城市主要为内涝;此次巨灾是在强热带风暴引发的暴雨、湘江流域中上游多山的地形条件等自然因素,和工程建设不合理、灾害预警机制不够完善、人们防灾意识薄弱以及灾害风险转移机制不够成熟等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的。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建立综合减灾范式、提高巨灾应急管理能力等应对巨灾的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2]   四论灾害系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J].
史培军 .
自然灾害学报, 2005, (06) :1-7
[3]   近10年中国台风暴雨研究进展 [J].
程正泉 ;
陈联寿 ;
徐祥德 ;
彭涛涌 .
气象, 2005, (12) :3-9
[4]   登陆我国台风研究概述 [J].
陈玉林 ;
周军 ;
马奋华 .
气象科学, 2005, (03) :319-329
[5]   对建立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思考 [J].
王和 .
中国金融, 2005, (07) :50-52
[6]   地震巨灾债券雏议 [J].
陶正如 ;
陶夏新 .
自然灾害学报, 2004, (06) :138-144
[7]   台风暴雨的研究进展 [J].
李江南 ;
王安宇 ;
杨兆礼 ;
李国丽 ;
何夏江 ;
彭涛涌 ;
古志明 .
热带气象学报, 2003, (S1) :152-159
[8]   广东沿海台风灾害链现象与防治途径的设想 [J].
潘安定 ;
唐晓春 ;
刘会平 .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3) :55-61
[9]   “94.6”湘江流域特大洪水分析和防洪对策 [J].
毛德华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6, (02) :92-97
[10]   中国台风灾害及其影响的研究 [J].
梁必骐 ;
梁经萍 ;
温之平 .
自然灾害学报, 1995, (01) :8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