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平原地下水资源与可持续利用

被引:50
作者
段永侯
肖国强
机构
[1]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2] 河北省环境地质勘查院 北京
[3] 石家庄
关键词
河北平原; 地下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D O I
10.16030/j.cnki.issn.1000-3665.2003.01.002
中图分类号
P641.8 [地下水资源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河北平原是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自70年代以来大量动用地下水的储存量,导致山前局部地区浅部含水层疏干,中东部平原深层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并诱发了地面沉降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河北平原地下水总补给量约139 62×108m3 a,可采资源为107 75×108m3 a。1985~1995年地下水平均开采量133 1×108m3 a,即平均超采25 35×108m3 a,其中深层淡水超采10 01×108m3 a。本文提出调整布局,充分挖掘地下水资源潜力。河北平原中东部咸水分布区的浅层淡水分布面积17857km2,尚有约20×108m3 a的开采潜力。节约挖潜,调整产业结构,使工农业结构及人口适应水资源的承载力。合理调控地下水的开采深度,浅层水循环交替积极,具有开放性和可恢复性,采补均衡的着力点应放在浅部。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结合点,在于维护浅部地下水动态均衡上。
引用
收藏
页码:2 / 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渤海海岸带变迁及其环境地质效应 [J].
段永侯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0, (03) :1-5
[2]   地下水开采-地面沉降模型研究 [J].
陈崇希 ;
裴顺平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1, (02) :5-8
[3]  
河北地下水[M]. 地震出版社 , 陈望和等编著, 1999
[4]  
中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M]. 地震出版社 , 陈梦熊,马凤山著, 2002
[5]   包气带水分运移问题讲座(二)——土壤水分运动参数测定方法 [J].
张蔚榛 ;
张瑜芳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1981, (02) :57-62+30
[6]   太行山东麓岩溶大泉成因及其开发利用 [J].
田级生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1983, (06) :41-44
[7]   衡水深层淡水咸化问题的探讨 [J].
明木和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1986, (05) :42-44
[8]   河北平原第四系地下水年龄、水流系统及咸水成因初探——石家庄至渤海湾同位素水文地质剖面研究 [J].
张之淦 ;
张洪平 ;
孙继朝 ;
杨立君 ;
崔玉龙 ;
武兰惠 ;
齐继祥 ;
徐嘉明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1987, (04) :1-6
[9]   试论在我国北方应用零通量面法计算浅层地下水补给量问题 [J].
张光辉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1988, (02) :27-29+12
[10]   地下水14C年龄校正方法——以河北平原为例 [J].
刘存富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1990, (05)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