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半野生及栽培大豆球蛋白组分的比较

被引:1
作者
刘红军
林忠平
雷勃钧
尹光初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2] 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
[3] 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 北京
[4] 北京
[5] 哈尔滨
关键词
半野生大豆; 栽培大豆; 球蛋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将野生大豆高蛋白等优良性状转移到栽培大豆上去,在遗传操作和育种实践中已引起广泛的重视。为此,了解从野生到栽培的演变过程中,贮存蛋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是十分重要的。贮存蛋白绝大部分是球蛋白。本工作将野生大豆(G. soja)、半野生大豆(G.gracilis)和栽培大豆(G.max)的球蛋白组分进行了比较研究。现简报如下。按Appu Rao和Narasinga Rao的方法,以Mg++和不同饱和度(NH4)2SO4。使各种球蛋白分离。通过沉降系数的测定和凝胶电泳的分析对11S、7S和2S三种球蛋白加以鉴定。对属于野生大豆、半
引用
收藏
页码:512 / 512
页数:1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