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大鼠脑出血模型海马组织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10
作者
戴高中
陈跃来
顾法隆
陈汝兴
机构
[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上海,上海,上海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脑出血; 电针; 兴奋性氨基酸; 抑制性氨基酸;
D O I
10.13702/j.1000-0607.2002.01.008
中图分类号
R245.97 [];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电针对大鼠脑出血模型海马组织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探讨电针对脑出血大鼠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胶原酶加肝素联合注射法诱导脑出血大鼠模型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观察电针不同穴位对大鼠海马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 :造模后模型组海马组织兴奋性氨基酸 (ASP、Glu)和抑制性氨基酸 (GABA)明显升高 ,存在着兴奋性氨基酸 (EAA) /抑制性氨基酸 (IAA)平衡失调。针水组能降低造模所致的Glu和GABA的升高 ,和模型组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而对ASP的降低作用不明显 ,和模型组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针风组能降低造模所致的ASP和Glu的升高 ,和模型组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而对GABA的降低作用不明显 ,和模型组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针水组、针风组能抑制不同兴奋性氨基酸(Glu、ASP)的释放 ,纠正兴奋性氨基酸 (EAA) /抑制性氨基酸 (IAA)失衡 ,从而达到减轻脑出血后脑组织损害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3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氨基酸类神经递质附视频 [J].
顾拥军,倪文,包维丽,程介士 .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1995, (03) :210-212
[2]   大鼠脑出血模型 [J].
任泽光 ;
吴建中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993, (04) :22-24+65
[3]  
实验针灸学[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林文注,王佩主编,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