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构建

被引:23
作者
乔磊 [1 ,2 ]
机构
[1] 西安外国语大学商学院
[2]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利益相关者理论; 可持续发展; 开发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0 [旅游经济理论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国内外的乡村旅游发展实践证明,乡村社区农民的参与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此,文章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研究视角,构建了以乡村旅游发展中关键利益相关者为中心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以期总结出国内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一般性、普适性规律,从而为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提供理论补充。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形态和新模式 [J].
王云才 .
旅游学刊, 2006, (04) :8-8
[2]   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 [J].
刘德谦 .
旅游学刊, 2006, (03) :12-19
[3]   浅析贵州乡村民族旅游开发——郎德、天龙、中洞模式比较 [J].
杨兴洪 .
贵州民族研究, 2005, (04) :56-59
[4]   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模式与对策探析 [J].
李德明 ;
程久苗 .
人文地理, 2005, (03) :84-87
[5]   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考 [J].
邱海蓉 .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5, (05) :122-124
[6]   国外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初探 [J].
王瑞花 ;
张兵 ;
尹弘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5, (02) :73-76
[7]   中外乡村旅游研究:对比、反思与展望 [J].
何景明 .
农村经济, 2005, (01) :126-127
[8]   观光农业的复合型开发模式初探——以肇庆广新农业生态园为例 [J].
肖光明 .
经济地理, 2004, (05) :679-682
[9]   乡村民族文化旅游保护开发模式探讨——重视文化旅游者在文化保护中的作用 [J].
金方梅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4) :13-16
[10]   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以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秀水村为例 [J].
文军 ;
魏美才 .
生态经济, 2003, (10) :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