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未成年人犯罪前科应予消灭——一个社会学角度的分析

被引:45
作者
赵秉志
廖万里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前科; 前科消灭; 犯罪标签; 再社会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3.5 [青少年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以社会学为视角,并结合刑法中前科及前科消灭理论进行分析,犯罪标签的存在和前科报告制度的影响,我国法律规定的未成年犯罪人的前科保护制度基本上不能消除前科对未成年犯罪人的不利影响,而这些不利影响的存在极可能导致未成年犯罪人刑罚执行完毕后之再社会化的失败,使其重新走上再犯之路,因而应明确消除未成年犯罪人的前科记录。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前科消灭制度研究 [J].
房清侠 .
法学研究, 2001, (04) :80-93
[2]  
Human Nature andthe Social Order. Charles Horton Cooley. . 1964
[3]  
The Philosophy of the Act. George Herbert Mead. . 1938
[4]  
Mind,Self and Society. George Herbert Mead. . 1934
[5]  
The Outsider. Becker. . 1963
[6]  
Criminology. Larry.J Siegel. . 1998
[7]  
Symbolic Interactionism:Perspective and Method. Herbert Blumer. . 1969
[8]  
社会分工论[M]. 三联书店 , (法)埃米尔·涂尔干(EmileDurkhem)著, 2000
[9]  
美国犯罪学研究概要[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刘强编著, 2002
[10]  
刑罚消灭制度研究[M]. 法律出版社 , 于志刚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