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水道路径流系数试验研究

被引:3
作者
冯玉启 [1 ]
王文海 [1 ]
李俊奇 [1 ]
李芃抒 [2 ]
关鹏祥 [1 ]
机构
[1] 北京建筑大学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透水道路; 动态径流系数; 降雨强度; 低影响开发; 城市雨洪资源利用; 海绵城市建设;
D O I
10.13928/j.cnki.wrahe.2019.05.004
中图分类号
TU992 [排水工程(沟渠工程、下水道工程)];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透水道路是缓解城市道路积水问题的有效途径,但现有道路的排水设计方法对于透水道路并不完全适用,为解决上述问题,利用人工降雨装置和特别设计的透水道路试验平台和流量监测系统,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在不同降雨条件下透水道路径流系数的变化规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地形条件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透水道路径流系数在降雨过程中呈现单峰状动态变化,并且降雨历时与降雨重现期都会影响透水道路径流系数的最大值,并与之成正相关关系;在试验条件下,径流系数随降雨强度的变化存在一个敏感区间,在此区间内,径流系数随雨强变化的速率较快;当试验工况不变且降雨强度小于50 mm/h时,透水道路的径流系数平均值为0.023,说明该条件下的透水道路可控制降雨强度50 mm/h以下的降雨不产流,即在后续排水通畅条件下,所研究透水道路可以解决多数降雨事件的道路积水问题。试验为后续透水道路径流系数的研究打下了基础,也为透水道路的排水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透水铺装地面降雨产流模型研究 [J].
赵飞 ;
陈建刚 ;
张书函 ;
苏东斌 ;
龚应安 .
给水排水, 2010, 46 (05) :154-159
[2]   城市雨洪控制利用的雨水径流系数分析 [J].
唐宁远 ;
车伍 ;
潘国庆 .
中国给水排水, 2009, 25 (22) :4-8
[3]   居住小区道路雨水径流消减潜力分析 [J].
夏远芬 ;
万玉秋 .
环境保护科学, 2008, (02) :35-37+126
[4]   区域综合径流系数的计算及其结果评价 [J].
叶镇,刘鑫华,胡大明,吴畏 .
中国市政工程, 1994, (04) :43-45+50
[5]  
大孔隙沥青路面的透水机理及结构设计研究[D]. 关彦斌.北京交通大学 2008
[6]  
透水路面与生物滞留组合系统对径流峰值控制效能的实验研究[D]. 杨擎柱.北京建筑大学 2018
[7]  
浙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不同降雨情景下动态径流系数试验研究[D]. 王坤.安徽工业大学 2017
[8]  
GB 50014-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S]. 2006
[9]   Water Quality and Hydrologic Performance of a Porous Asphalt Pavement as a Storm-Water Treatment Strategy in a Cold Climate [J].
Roseen, Robert M. ;
Ballestero, Thomas P. ;
Houle, James J. ;
Briggs, Joshua F. ;
Houle, Kristopher M.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12, 138 (01) :81-89
[10]  
Review of permeable pavement systems in Malaysia conditions. ABUSTAN I,HAMZAH M O,RASHID M A. OID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