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子定向入土方式与叶片空间分布关系

被引:10
作者
杨粉团 [1 ,2 ]
曹庆军 [1 ]
姜晓莉 [1 ]
Lamine Dallio [3 ]
梁尧 [1 ]
李刚 [1 ]
机构
[1]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2]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3] 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玉米; 种子; 定向; 叶片; 方位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明确玉米定向叶片分布群体构建的可行性,为播种机械设计提供理论依据,选择紧凑型的先玉335(75 000株·hm-2)和平展型的吉单50(55 000株·hm-2)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种子定向入土方式,测定玉米生长过程中玉米叶片的叶基方位角及果穗方位角,对种子定向入土方式和玉米叶片空间分布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A)胚面平行于地面且朝上,种子长轴方向平行于垄向,种尖朝北;(B)胚面平行于地面且朝上,种子长轴方向垂直于垄向,种尖朝东;(C)胚面垂直于垄向且向北,种尖朝下;(D)随机播种。所有处理均为南北行向种植。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密度下,种子定向入土方式对玉米基部叶片的定向效果明显,但在玉米中上部,叶片的定向率减小,相邻叶片间的夹角未表现出差异。在不同处理中,使叶片垂直于垄向的种子入土方式为处理B,即胚面平行于地面且朝上,种子长轴方向垂直于垄向。因此,通过玉米种子定向入土方式的选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玉米叶片空间的有序排列。
引用
收藏
页码:406 / 41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玉米定向栽培密度与施肥量试验研究 [J].
黄恒掌 ;
陆春燕 .
广东农业科学, 2012, 39 (17) :4-6
[2]   玉米叶片定向生长栽培研究 [J].
陈建林 ;
陈建强 ;
庞继孚 ;
马春枝 ;
鲁保栓 .
农业工程, 2012, 2 (08) :63-66
[3]   不同种植形式和播种方式对春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J].
徐娥 ;
景希强 ;
葛超 ;
王孝杰 ;
高洪敏 .
玉米科学 , 2012, (03) :97-100
[4]   玉米定向排种精播技术初探 [J].
江光华 ;
韩英志 ;
王艳红 ;
刘军霞 ;
杨文丽 ;
耿立星 ;
冯佐龙 .
农业工程, 2012, 2 (02) :17-20+71
[5]   玉米机械化定向播种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J].
侯彦龙 ;
徐丽明 ;
陈莉明 .
农机化研究, 2012, 34 (02) :10-14
[6]   宽窄行与常规耕作方式下玉米种植密度的研究 [J].
罗洋 ;
郑金玉 ;
郑洪兵 ;
李瑞平 ;
李伟堂 ;
刘武仁 .
吉林农业科学, 2010, 35 (05) :8-9
[7]   玉米双株叶片定向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J].
葛立胜 ;
景希强 ;
何晶 ;
高洪敏 ;
丰光 .
辽宁农业科学, 2010, (04) :38-40
[8]   玉米不同行向的不同定向结穗栽培对产量影响的研究 [J].
汪先勇 ;
汪从选 .
贵州气象, 2009, 33 (06) :7-9
[9]   超级稻稻种定向播种的原理研究 [J].
张斌 ;
俞亚新 ;
赵匀 .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08, (04) :454-456
[10]   中国玉米产量潜力增进技术研究进展 [J].
张永科 ;
王立祥 ;
杨金慧 ;
梁德俊 ;
王秀林 ;
郗洛延 .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07) :267-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