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社会中公害犯罪之刑法规制——以抽象危险犯理论为切入点

被引:19
作者
张红艳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风险社会; 公害犯罪; 抽象危险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11 [犯罪];
学科分类号
0306 ; 030605 ;
摘要
自人类进入风险社会以后,防控以公害犯罪为主要表现的社会风险就成为各国刑法学者和刑事立法者所关注的焦点。欧陆刑法中设置的抽象危险犯大大降低了公害犯罪的成立标准,放松了其追诉条件,能够有效防范公害犯罪的发生。我国刑事立法也应当与时俱进,结合实际国情,在刑法典中设置某些抽象危险犯如酒后驾车罪、生产、销售假药罪、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非法出售、提供个人信息罪等。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0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日本公害犯罪理论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J].
陈航 .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1, (05) :117-122
[2]   论危险犯 [J].
熊选国 .
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92, (02) :27-31
[3]  
酒后驾车出事故司机死亡几率50%.[N].张靖;祁琦;.北京日报.2006,
[4]  
德国刑法典.[M].徐久生;庄敬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