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叶中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探析——兼谈牛胰岛素人工合成成果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被引:3
作者
赵小平 [1 ,2 ]
机构
[1]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2] 山西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科技法制; 科技文化; 科技奖励; 诺贝尔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17 [科学技术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1949-1950年中华全国自然工作者代表大会确立的科学为工农建设服务的方针、科学研究应坚持群众路线等诸多论断先后被重复纳入20世纪50-70年代的中国科技法制,并以夸张的形式实施。科学目标的功利主义偏向限制了学术自由,科研坚持群众路线漠视了个人权利,未遵循科学规范丧失了成果优先权,从而使中国的牛胰岛素人工合成成果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成为历史的必然。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制度研究[D]. 姚昆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7
[2]  
科研与革命[M].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 (美)萨特米尔著, 1989
[3]  
当代中国外交[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韩念龙主编, 1988
[4]  
奖励发明和技术改进,促进我国生产建设的发展. 人民日报 . 1963
[5]  
切实奖励生产建设中的创造和发明. 人民日报 . 1950
[6]  
驳斥一个反社会主义的科学纲领. 郭沫若. 人民日报 . 1957
[7]  
怎样实现科学大跃进. 聂荣臻. 光明日报 . 1958
[8]  
用法律手段领导和管理科技工作. 胡克实. 人民日报 . 1985
[9]  
毛泽东思想武装的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攀登前人没有攀登过的高峰我国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胰岛素. 人民日报 . 1966
[10]  
Statutes of the Nobel Foundation. http://nobel-prize.org/nobelfoundation/statutes.html#par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