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典型下垫面空间构型对降水蓄渗率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郭雪莲 [1 ]
许嘉巍 [1 ]
吕宪国 [2 ]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城市典型下垫面; 空间构型; 降水蓄渗率;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7.04.003
中图分类号
TU992 [排水工程(沟渠工程、下水道工程)]; TV213.9 [水利资源综合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摘要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装置,定量研究了城市典型下垫面空间构型与降水蓄渗率的关系。在保证降雨量和降雨历时不变,改变不透水斑块的重要值、形状、均匀度和分离度,测定降水产流量,并计算降水蓄渗率。结果表明,降水蓄渗率随不透水斑块重要值、形状、均匀度、分离度的改变而发生相应变化,不透水斑块的重要值对降水蓄渗率的影响最大,不透水斑块的形状、分离度和均匀度对降水蓄渗率的影响也很显著。研究证明,在城市景观中,不透水斑块重要值一定时,合理配置不透水斑块的形状、均匀度和分离度,可以有效调控城市降水蓄渗量。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2+66 +6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城市降水径流的污染来源与排放特征研究进展 [J].
李立青 ;
尹澄清 ;
何庆慈 ;
孔玲莉 .
水科学进展, 2006, (02) :288-294
[2]   济南市城市绿地可达性分析 [J].
尹海伟 ;
孔繁花 .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01) :17-24
[3]   城市绿地空间格局及其环境效应——以宜昌市中心城区为例 [J].
周志翔 ;
邵天一 ;
唐万鹏 ;
王鹏程 ;
刘学全 ;
徐永荣 .
生态学报, 2004, (02) :186-192
[4]   开孔铺面土柱入渗试验及对地表径流削减作用分析 [J].
徐向阳 ;
纪桂霞 ;
刘俊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1) :30-33
[5]   利用下凹式绿地增加雨水蓄渗效果的分析与计算 [J].
任树梅 ;
周纪明 ;
刘红 ;
孟光辉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2) :50-54
[6]  
Accessibility as a determinant of landscape transformation in western Honduras: linking pattern and process[J] . Harini Nagendra,Jane Southworth,Catherine Tucker.Landscape Ecology . 2003 (2)
[7]  
First flush analysis of urban storm runoff[J] . J.H. Lee,K.W. Bang,L.H. Ketchum,J.S. Choe,M.J. Yu.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 200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