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坳陷古潜山油气藏体系及勘探技术

被引:27
作者
刘传虎
王军
机构
[1]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物探研究院
关键词
古潜山油气藏; 成藏条件; 勘探技术; 储层特征; 济阳坳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古潜山油气藏分布规律严格受构造带控制 ,断陷盆地不同构造带及其演化特点 ,决定了不同构造部位具有不同的古潜山圈闭体系和油气藏形成条件。济阳坳陷“古潜山”圈闭体系按二级构造带可划分为高潜山油气藏体系、中潜山油气藏体系和低潜山油气藏体系。其勘探程序依次为 :区域构造带研究 ,确定古潜山展布区 ;潜山构造特征研究 ,落实潜山顶面及内幕储层构造形态 ;油气源及油气运聚分析 ,落实潜山油气藏形成类型 ;有利储集层预测 ,利用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寻找有利储集相带 ;综合分析 ,评价潜山油气藏勘探潜力和规模 ,设计探井。通过对济阳坳陷潜山油气藏进行体系的划分和勘探技术与方法的优化 ,近期在低潜山的车 3、中潜山的CBG4和CB30、高潜山带的广饶潜山的勘探中取得了突破。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14 +14-8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渤海湾盆地北部奥陶系潜山勘探与科技攻关 [J].
高瑞祺 ;
王喜双 ;
吴永平 ;
杨池银 .
勘探家, 1999, (04) :1-7
[2]   时频分析方法及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J].
刘传虎 ;
刘福贵 ;
李卫忠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6, (S1) :11-20+147
[3]  
复杂油气藏地震波场特征方法理论及应用.[M].贺振华等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  
油气地质地球物理综合勘探技术.[M].潘元林主编;.地震出版社.1998,
[5]  
中国陆相大油田.[M].张文昭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