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啤酒“上头”及其防治

被引:4
作者
顾国贤
机构
[1] 无锡轻工业学院
关键词
啤酒厂; 酒类; 高级醇; 一元醇; 麦汁; 活性戊醇; 氨基氮; 杂醇油; 啤酒酵母菌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我们喝可以饮用的并且不掺杂其它醇类的乙醇C2H5OH,另一次我们喝同一的乙醇但掺入小量的戊醇C5H11OH(它是有名的杂醇油的主要成分)。在饮用后者之后,第二天早晨我们的脑袋就一定会感到这一点,而且觉得受到了它的损伤;所以甚至可以说:酩酊大醉和由之而来的第二天的头痛正是由量到质的转化,一方面是乙醇,另一方面则是加上了C3H6。”——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啤酒所谓“上头”物质的本质恩格斯早在1879年著作中指出引起酒类饮用后头痛物质是杂醇油特别是戊醇。至今大多数人研究,酒类中含有过高的杂醇油(在啤酒业中称“高级醇”)是引起饮用者头痛的主要物质。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2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