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东海浮游动物量的分布特征
被引:18
作者:
陈亚瞿
朱启琴
陈清潮
机构:
[1] 国家水产总局东海水产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生物量;
渔获量;
浮游生物;
现存量;
舟山渔场;
蠓子虾;
太平洋磷虾;
精致真刺水蚤;
肥胖箭虫;
中华哲水蚤;
普通波水蚤;
分布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浮游动物生物量属于海洋次级生产力的范畴,在海洋食物链中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对其生产力大小的探讨,可以评价海洋渔业资源的潜力和开发远景,由此可以看出浮游动物生物量,是渔场调查中必要的基础资料。 东海是我国海洋渔业十分重要的开发区域。这里有鲐鲹等中上层鱼类;有带鱼、大黄鱼、小黄鱼等底层鱼类。这些鱼类都有比较广泛的食性,在它们发育早期或者直到成年阶段,必须有依赖浮游动物为食的时期。因此浮游动物的数量分布与经济鱼类的幼鱼或成鱼的数量分布都有密切的关系。本文根据为1971年7月至1974年6月,共历时4年,在北纬27°—32°、东经127°以西海区所进行的35个航次,1577个测站的调查资料。采集系用大型浮游动物网(口径80厘米,网目每厘米15个)由底到表垂直拖网。采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21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