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型分析及其在河道整治上的应用

被引:30
作者
方宗岱
机构
[1]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河渠研究所
关键词
河型; 下游河道; 弯曲河道; 江心洲; 沙洲; 河道整治;
D O I
10.13243/j.cnki.slxb.1964.01.00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河道平面外形的不同,河道可划分为江心洲河型、弯曲河型和摆动三类河型。本文主要研究水文泥沙两个因素对各种河型形成的影响。首先研究江心洲两股叉道的并存及稳定和滩面上升及滩槽高差增加两个問題。經过分析获得:ρ0/ρρ≤1表示两股叉道并存及稳定的条件;Cv較小,表示滩面上升及滩槽高差增加的条件。而弯曲河型恰恰不需要两股叉道并存而要求一般叉道淤塞的条件(即ρ0/ρρ>1),同时弯曲河型同样需要滩面上升及滩槽高差不断增加的条件(即Cv較小)。而摆动河型,既不是两股叉道并存和稳定,又不是滩槽高差不断增加,只是滩面不断上升,因此摆动河型的水文、泥沙条件是:ρ0/ρρ(?)1,和Cv較大。 許多天然河道的B/b值(B为河带寬度,b为单股河道的水面寬度)的分析結果和水文泥沙資料Cv和ρ0/ρρ的分析結果是一致的,即Cv<0.4,ρ0/ρρ≥1,B/b=7~40是属于弯曲河型;而Cv<0.3,ρ0/ρρ≤1,B/b=2~7,为江心洲河型。比較結果江心洲河型属于最稳定的河型。这与以往公认的弯曲河型是最稳定河型的概念是不一致的。多沙河流上修建巨型水庫后,Cv和ρ0/ρρ值都比修庫前减小,水庫下游河道将向江心洲河型发展,而江心洲河型又是最稳定的河型,因此提出在多沙河流修建巨型水庫后,首先应考虑把下游河道整治向江心洲河型发展的建議。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2
页数:12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