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至6月14日,由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美国暨欧洲安生文教交流基金会主办,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局、常州科教城、常州高等职业教育园区承办的“江苏职业教育国际论坛”在常州科教城隆重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黄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经合组织官员,来自德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官员和专家,江苏省200多所职业院校的代表以及上海、浙江、安徽等地职业教育领域的代表出席了论坛。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周稽裘、常州市市长王伟成分别致辞。此次论坛不仅规格高、规模大,而且紧紧围绕改革与发展、交流与合作展开讨论,议题广泛、内容丰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黄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副总干事长唐虔、经合组织(OECD)副总干事长Bernard Hugonnier、澳洲昆士兰就业培训部总局长Scott Flavell、澳洲昆士兰泰富南岸学院院长Craig Sherrin、美国加州教育部部长Alan Bersin、德国赛德尔基金会Carlitoschroeder、常州高职教育园区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常州市人大副主任)周亚瑜、英国前皇家总督学David Taylor、德国国际继续教育与发展协会(INWENT)Hans Eberhand Trowe、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姜大源先后发表主题演讲。而在规定的时间内,代表们纷纷提问,并就各自关心的问题与演讲者进行交流、对话。最后,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石伟平教授应邀作专家点评。此次论坛提出的重要观点有:(1)职业教育仍应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将育人放在第一位;(2)重视学生软技能即分析能力、适应能力、责任心、创造精神等的培养和提高;(3)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最有效的办学模式;(4)强调工学结合的人才培训模式;(5)以学生为本,加强生涯指导。当然,论坛上表述的观点并非完全一致,像Alan Bersin明确表示反对学生过早分流,而来自德国的专家则提出不同意见;Scott Flavell提出了职业教育的关键性改革应从经济而不是社会的角度进行思考,对此,有代表提出质疑。那么,这些分歧是文化差异使然,还是各国产业结构的不同使然,值得思索和探究。此外,Alan Bersin提出的以具体产业而不是以具体某种工作为目标进行培养,使学生在掌握了一种产业知识后可选择从事该产业的多种职业;David Taylor提出的我们是否已在发展大众教育和为迎合个人能力需求以及社会经济需要而开设的课程之间找到了平衡;Bernard Hugonnier提出的建立有效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和开展综合性的职业指导; Scott Flavell提出的职业学校应与行业合作共建开放市场;姜大源提出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等问题,也都极具启示意义。本刊此期以专辑形式将黄尧司长和周亚瑜总指挥的演讲内容摘要刊出,以便广大职教工作者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