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稻的抗冷性与亲本的关系

被引:13
作者
李平
陈贻竹
李晓萍
刘鸿先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
关键词
籼稻; 子代; 亲本; 抗冷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 [按米的粘性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四个籼稻(Oryza sativa L.)品种幼苗经1℃黑暗或光照250 μm ol·m - 2·s- 1处理后,抗冷的“桂山矮选3”比不抗冷的“青华6 号”幼苗存活率高,其子代是以“桂山矮选3”为母本的比“青华6 号”为母本的存活率较高。抽穗期剑叶经光照低温处理12、24 和36 h 后,光合作用是“桂山矮选3”和以“桂山矮选3”为母本的子代比“青华6 号”和以“青华6 号”为母本的子代下降较少。呼吸作用是前者比后者在处理12 h 时有明显升高现象。荧光参数Fv/Fo和Fv/Fm比值在处理24 h 时前者比后者下降明显,但在常温下恢复则是前者比后者明显较快。自然低温(寒露风)对叶绿素荧光的影响亦有相似的规律。对水稻后代的抗冷性倾向于母本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544 / 55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低温对杂交水稻及其亲本三系始穗期旗叶光合作用的影响 [J].
李平 ;
刘鸿先 ;
王以柔 ;
梁承邺 ;
郭俊彦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90, (06) :456-464
[2]   几种杂交水稻及其亲本三系幼苗抗冷特性的比较 [J].
李平 ;
王以柔 ;
刘鸿先 .
中国水稻科学, 1990, (01) :27-32
[3]   低温与植物的光合作用 [J].
何洁 ;
刘鸿先 ;
王以柔 ;
郭俊彦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6, (02) :1-6
[4]   水稻冈型不育胞质对杂种一代的影响 [J].
杨仁崔 ;
刘抗美 ;
卢浩然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4, (03) :1-5
[5]   THE USE OF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NOMENCLATURE IN PLANT STRESS PHYSIOLOGY [J].
VANKOOTEN, O ;
SNEL, JFH .
PHOTOSYNTHESIS RESEARCH, 1990, 25 (03) :147-150
[6]  
Continuous recording of photochemical and non-photochemical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quenching with a new type of modulation fluorometer[J] . U. Schreiber,U. Schliwa,W. Bilger.Photosynthesis Research . 1986 (1)
[7]  
Inheritance of cooltem perature seedling vigor in rice and its relationship w ith other agronom iccharacters. LiC C, Ruter JN. Crop Science .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