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属性及其产权

被引:4
作者
李克强
机构
[1]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可再生自然资源; 经济特性; 产权制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62.1 [资源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120204 ; 020106 ;
摘要
可再生自然资源具有经济特性和公共特性,经济特性决定了其具有商品价值,可用于交换;公共特性决定了其具有社会价值。为此,在对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要依此来界定其产权。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构成可再生自然资源的产权体系,并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发挥其功能。在所有权集中于国家或集体的条件下,可再生自然资源的使用权和收益权制度安排更为关键,它们决定着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流动性,决定着其配置的效率,决定着可再生自然资源公共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3+96 +9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与发展观的范式变革——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先驱的分析 [J].
刘会强 .
南京社会科学, 2006, (01) :7-11
[2]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的新发展 [J].
杨云彦 ;
程广帅 .
求是学刊, 2006, (01) :62-66
[3]   “经济人”假设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J].
杨雪英 .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01) :39-42
[4]   试析绿色经济的理论基础——再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 [J].
张象枢 ;
张平 .
生态经济, 2001, (11) :75-77
[5]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初步理论思考 [J].
郭志刚 .
人口与经济, 2000, (06) :12-16
[7]  
生态经济学通论[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姜学民,徐志辉著,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