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文本诗学:文学的文化生态视野

被引:13
作者
高小康
机构
[1]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关键词
文学; 文化生态; 民间文化; 活态; 非文本诗学; 经典化; 文本研究; 生态视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I0 [文学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1 ;
摘要
传统的文学研究以文本为中心的观念忽略了文学存在和发展的实际过程,遮蔽了许多活生生的文学经验;文学研究的发展和创新需要超越文本中心的局限,建设从文化生态的视野审视和研究文学的"非文本诗学"。就研究对象而言,从文本向活动的扩展,以还原文学文本发生和传播的活态过程,认识文学意义生成的生态根据就研究视野而言,从经典向民间扩展,考察经典的文学与民间文化之间的影响与共生关系,建立起多层次的文化生态意识;就研究的理论范式而言,从规律到特殊,从追求具有普适性的认识扩展到发现活态的多样性特征;就研究方法而言,从书斋到田野,以参与、同情、体验和对话为方式的研究文化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从意识形态到群落意象 [J].
高小康 .
文艺争鸣, 2004, (04) :6-8
[2]   文学观念泛文化化与立场迁移 [J].
姚朝文 .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6, (04) :98-102
[3]   作品链与活动史——对文学史观的重新审视 [J].
高小康 .
文学评论, 2005, (06) :61-67
[4]   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方法论问题 [J].
杨义 .
学术研究, 2007, (09) :129-135
[5]  
诗经原始[M]. 中华书局 , (清)方玉润撰, 1986
[6]  
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M]. 甘肃人民出版社 , (清)金圣叹批评,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