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程度与间盘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关系

被引:22
作者
韩建军 [1 ]
李菊梅 [1 ]
丁文元 [2 ]
王向英 [1 ]
机构
[1] 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外科
[2]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科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腰椎间盘突出症; 免疫组织化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81.5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的过程不仅表现为形态学上的变化,同时也伴随有椎间盘的组织学与生化性质的一系列改变,细胞因子在椎间盘退行性变的病理过程中及由此所引起的临床症状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类型与肿瘤坏死因子α产生之间的关系。设计、时间及地点:试验于2005-03/10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骨科研究所完成。对象:选择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脊柱科及小儿骨科收治的经手术证实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之髓核纤维环和邻近突出髓核的组织,共51例作为实验组,其中纤维环完整者即膨出者16例,突出者21例,脱出者14例。对照组标本取自本科和小儿骨科共7例患者15个间盘组织。方法:手术摘除椎间盘标本制作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标本进行测定。主要观察指标:各组标本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结果:对照组中未检测到肿瘤坏死因子α,而实验组中各标本均可检测到,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实验组纤维环突出者及脱出间盘样本中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分别为66.7%和78.5%,与纤维环完整者25%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纤维环完整者和突出及脱出者组织化学积分分别为1.00,5.76分和8.28分,3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程度及纤维环撕裂程度越重时肿瘤坏死因子α的产生越多。
引用
收藏
页码:6462 / 646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椎间盘退变的基础研究进展 [J].
李宝俊 ;
关晓明 ;
丁文元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7, (05) :364-366
[2]   椎间盘退变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J].
赵献峰 ;
刘浩 .
武警医学, 2007, (02) :135-138
[3]   细胞因子在椎间盘退变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J].
王宗亮 ;
刘维钢 ;
史建刚 ;
尚琦松 .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07, (01) :59-60
[4]   外源性肿瘤坏死因子-α对腰椎间盘退变影响的实验研究 [J].
胡绪江 ;
邵增务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6, (07) :541-544+564
[5]   Fas/FasL基因在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及诱导凋亡作用 [J].
李小川 ;
李雷 ;
王欢 ;
崔少千 ;
白伦浩 .
中华医学杂志, 2005, (24) :1718-1720
[6]   腰椎间盘突出髓核组织中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意义 [J].
周国顺 ;
谢文龙 ;
管国华 ;
蒋雪生 ;
沈鹏 ;
陈成东 .
浙江临床医学, 2004, (03) :167-168
[7]   突出腰椎间盘组织中NO、TNF-α、IL-1β、IL-6的表达及其意义 [J].
王民 ;
李新友 ;
刘淼 ;
赵太茂 ;
韩学哲 ;
王栋琪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 (06) :605-607
[8]   肿瘤坏死因子与神经根性疼痛相关性的研究 [J].
朱加德 ;
牟永忠 .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3, (07) :488-489
[9]   细胞因子与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关系 [J].
李进 ;
杨述华 ;
邵增务 .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14) :2079-2080
[10]   髓核组织TNFα、IL-6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性检测及其意义 [J].
徐亮 ;
代成甫 ;
刘洪涛 .
河南医药信息, 2001, (11)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