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耐冷性育种研究概况

被引:1
作者
李达模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关键词
耐冷性; 花药; 水稻新品种; 冷温; 春温伤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水稻是喜温作物,起源于热带,对冷温不能适应,如在孕穗期,开花期遇上冷温或寒露风,便会产生“障碍型冷害”,严重影响水稻开花结实,空壳率增加,产量降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即双季稻种植地区,晚稻生产常遇到冷温危害,致使晚稻生产极不稳产,晚籼稻尤其如此。湖南湘西北地区,近二十多年来,平均每三至四年就发生一次较为严重的低温冷害,晚稻的空壳率高达20—30%,每亩产量少收稻谷一、二百斤。广东农业科学院调查,一九七八年广东省发生严重的“寒露风”冷风危害,晚稻的结实率比往年低15—20%,千粒重降低2—3克,全省晚稻总产、亩产分别比一九七七年减少14%和13%。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水稻不同生育期寒害气温指标鉴定 [J].
高仕强 ;
郑铭西 .
福建农业科技, 1980, (02) :23-25
[2]   水稻开花期冷害及其防御 [J].
王洪春 ;
汤章城 ;
苏维埃 ;
王育启 ;
王文英 .
上海农业科技, 1979, (08) :1-4+9
[3]  
中国水稻品种的光温生态[M]. 科学出版社 , 水稻光温生态研究协作组 编著,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