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多倍体发生与染色体观察分析

被引:2
作者
洪靖君
詹永乐
陈复生
段家龙
机构
[1] 安徽农业大学蚕业丝绸系!合肥
[2] 安徽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
关键词
家蚕; 染色体; 人工诱发多倍体;
D O I
10.13610/j.cnki.1672-352x.2001.01.016
中图分类号
S882.6 [蚕体遗传];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501 ;
摘要
以家蚕一代杂交种 5A-富雌蛹和刚产下卵为材料 ,观察研究其后代的幼虫生殖腺的染色体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微波处理可以诱发家蚕产生多倍体 ,诱发的多倍体因诱发材料不同而有差异 :在以雌蛹为材料的微波处理后代中发现了三倍体 ( 2 n=3x=84 )和混倍体 ( 2 n=2 x=56 ,2 n=3x=84 ) ;在以卵为材料的微波处理后代中发现了四倍体 ( 2 n=4 x=1 1 2 )和混倍体 ( 2 n=2 x=56 ,2 n=4 x=1 1 2 )。 G-带显示结果表明 ,在减数分裂的双线期、终变期和早中期 的纤细染色体上显示出微弱的带纹 ,但是未能获得可供带型分析的显微照片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6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家蚕四倍体研究进展 [J].
陈复生 ;
詹永乐 .
中国蚕业, 2000, (03) :47-48
[2]   家蚕倍数性及其性染色体组成的解析 [J].
陈复生 .
中国蚕业, 1998, (03) :11-12
[3]   家蚕、蓖麻蚕、樗蚕、樟蚕核型研究 [J].
陈元霖,李晓彤,曾寰,王泉升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01) :89-95
[4]   家蚕Bombyx mori L.染色体的G带组型研究 [J].
向仲怀 ;
吴洪丽 ;
郝瑜 ;
蒋同庆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0, (01) :102-106
[5]   家蚕雌粗线期染色体的G-带分析 [J].
郝瑜 ;
蒋同庆 ;
吴洪丽 ;
向仲怀 .
蚕学通讯, 1989, (03) :3-7+65
[6]   家蚕联会复合体组型分析 [J].
马昆 ;
施立明 .
遗传学报, 1988, (05) :355-361+405
[7]  
Cytological evidence for holocentric chromosomes of the silkworms, Bombyx mori and B. mandarina, (Bombycidae, Lepidoptera)[J] . Akio Murakami,Hirotami T. Imai.Chromosoma . 1974 (2)
[8]  
Comparative karyotype analysis of the silkworms,Bombyx mori Linnaeus and B.mandarina Moore( Lepidoptera:Bombycidae) .2 Akito Kawazoe. La Kromosomo .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