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名与实——以现行宪法文本为分析路径

被引:11
作者
张震 [1 ,2 ]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法治; 国家; 宪法;
D O I
10.13893/j.cnki.bffx.2014.05.013
中图分类号
D92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实现一种以应然性价值共识为指导,再返回到实然性的规范宪法主义,从而为当前政治治理的正当性提供证立与阐释,是规范宪法学研究的生命力所在。从世界范围来看,法治国概念经历了从形式法治国到实质法治国的演变。"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概念,兼具形式法治国和实质法治国的内涵。从形式上看,包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三个要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概念统合下的规范实质,仍然体现普遍法治的基本要义,须强调法治与宪法、人权的内在关系。站在规范宪法学的基本立场,对宪法文本相关条款进行规范分析,有利于为当下法治建设与国家发展提供规范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31 / 14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世界各国宪法.[M].孙谦; 韩大元; 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12,
[2]  
中国法治政体问题初探.[M].程燎原; 著.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
[3]  
宪法学教程.[M].文正邦主编;.法律出版社.2005,
[4]  
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M].(英)彼得·斯坦;(英)约翰·香德著;王献平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5]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瞿同祖著;.中华书局.2003,
[6]  
人权与法治.[M].齐延平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7]  
法理学.[M].葛洪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  
法治国家论.[M].卓泽渊著;.法律出版社.2003,
[9]  
法律史解释.[M].(美)罗斯科·庞德著;邓正来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10]  
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M].陈新民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