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倾销等贸易壁垒与中美双边贸易问题

被引:17
作者
沈国兵
机构
[1]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反倾销; 反倾销强度指数; 反倾销调查; 反倾销最终措施; 中美双边贸易;
D O I
10.16538/j.cnki.jfe.2007.01.010
中图分类号
F752.7 [与各国贸易关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章经研究发现:(1)1995~2005年中国遭受的反倾销数量位居世界第一位,主要来源国是印度、美国和欧共体等;中国遭受的反倾销调查、最终措施指数分别为3.43和3.89,表示中国出口强烈地遭受到国外反倾销的影响。而同期美国遭受的反倾销强度指数小于1,表示美国出口较少受到他国反倾销的影响。(2)1995~2005年中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最终措施对称率均较低(0.26和0.20),而美国发起的对称率均较高(2.26和2·46)。并且,中国对美反倾销调查、最终措施对称率均较低(0.33和0.20)。基于反倾销对称性,入世后中国应加大反倾销应诉和起诉力度以抑制对华反倾销活动,并且应积极谋求WTO承认其市场经济地位。(3)1995~2005年美国对华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最终措施指数分别为1.72和2.20,表示美国对华反倾销行动强烈地影响到美国从华进口。美国对华反倾销调查、最终措施对称率分别为3.05和5.00,表示美国对华反倾销强烈地影响到中美双边贸易。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1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The rise of U.S.antidumping action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2 Irwin Douglas. NBER Working Paper .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