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新太古代豆荚状铬铁矿变形特征、变形机制及其大洋地幔扩张运移的指示意义

被引:4
作者
陈征
李江海
程素华
黄雄南
机构
[1] 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关键词
豆荚状铬铁矿; 高温变形; 大洋上地幔; 板块构造; 早期演化;
D O I
10.16539/j.ddgzyckx.2006.02.004
中图分类号
P618.2 [金属矿床(总论)];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豆荚状铬铁矿是蛇绿岩套地幔构造岩中特征的矿产,其矿石发育丰富的岩浆活动-高温变形结构构造类型,豆荚状铬铁矿高温下仍具有稳定的物理化学特性,对认识大洋上地幔扩张、横向运移具有重要指示意义。在对遵化新太古代豆荚状铬铁矿显微构造的深入研究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豆荚状铬铁矿结构构造特征(岩浆活动、低温变形),提出高温变形结构及其特征(拉长网孔结构、条带状、糜棱状结构等)。借鉴现代洋中脊及弧后盆地扩张的构造模型,提出华北新太古代豆荚状铬铁矿扩张中心形成后的显微构造演化序列,豆荚状铬铁矿变形机制的研究,可以提供认识早期大洋上地幔动力学过程的新线索。
引用
收藏
页码:149 / 16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岩石圈板块变形物理模拟研究进展综述 [J].
蔡建新 ;
朱君星 ;
张开均 ;
刘国恩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5, (04) :3-12
[2]   豆荚状铬铁矿豆状结构成因机制探讨——以遵化地区豆荚状铬铁矿为例 [J].
陈征 ;
李江海 ;
黄雄南 ;
程素华 .
地学前缘, 2004, (01) :215-223
[3]   冀东遵化新太古代蛇绿混杂岩带岩石学与构造特征———古板块构造运动的证据 [J].
黄雄南 ;
李江海 ;
陈征 ;
刘志强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2) :200-210
[4]   豆荚状铬铁矿:古大洋岩石圈残片的重要证据 [J].
李江海 ;
牛向龙 ;
黄雄南 ;
冯军 .
地学前缘, 2002, (04) :235-246
[5]   辽西豆荚状铬铁矿的发现及其意义 [J].
李江海 ;
牛向龙 ;
陈征 ;
冯军 ;
黄雄南 .
岩石学报, 2002, (02) :187-192+258
[6]   对豆荚状铬铁矿床成因的认识 [J].
周美付,白文吉 .
矿床地质, 1994, (03) :242-249
[7]  
中国铬铁矿床[M]. 科学出版社 , 鲍佩声等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