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晚冰期与现代两类不同生态暗针叶林的研究及其意义
被引:6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西庆
机构
:
[1]
南京大学地理系
来源
:
地理科学
|
1987年
/ 03期
关键词
:
晚冰期;
现代;
暗针叶林;
气候;
D O I
:
10.13249/j.cnki.sgs.1987.03.007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我国晚冰期和现代都存在寒温型和温暖型两类不同生态的暗针叶林,晚冰期之初,它们在东部平原的分布南界分别为37°N和31°N.晚冰期夏季降温值,东部平原(中纬)达9.4~9.8℃,西部高原达7.0℃.说明了冰期时中国东部"冷槽"的存在.
引用
收藏
页码:223 / 230+295 +29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暗针叶林带温度研究
吴锡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吴锡浩
[J].
科学通报,
1983,
(23)
: 1451
-
1454
[2]
哈尔滨黄山剖面孢粉组合的初步研究
夏玉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
夏玉梅
汪佩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
汪佩芳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曼华
[J].
地理科学,
1983,
(02)
: 183
-
187+192
[3]
中国晚冰期时的植物群
孔昭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孔昭宸
杜乃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杜乃秋
[J].
冰川冻土,
1980,
(04)
: 29
-
32
[4]
北京地区距今30,00010—10,000年的植物群发展和气候变迁
孔昭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孔昭宸
杜乃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杜乃秋
[J].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80,
(04)
: 330
-
338+411
[5]
中国东部第四纪自然环境的演变
杨怀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杨怀仁
徐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徐馨
[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0,
(01)
: 121
-
144+166
[6]
北京平原第四纪晚期花粉分析及其意义
周昆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周昆叔
严富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严富华
梁秀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梁秀龙
叶永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叶永英
[J].
地质科学,
1978,
(01)
: 57
-
64+95
[7]
辽宁省南部一万年来自然环境的演变
[J].
中国科学:数学,
1977,
(06)
: 603
-
614
[8]
上海、浙江某些地区第四纪孢粉组合及其在地层和古气候上的意义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金陵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叶萍宜
[J].
古生物学报,
1977,
(01)
: 3
-
13+152-153+181-182
[9]
江苏南通滨海相第四系的孢粉组合
宋之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宋之琛
王开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王开发
[J].
古生物学报,
1961,
(03)
: 234
-
265
[10]
中国植被[M]. 科学出版社 , 吴征镒主编, 1980
←
1
2
→
共 12 条
[1]
暗针叶林带温度研究
吴锡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吴锡浩
[J].
科学通报,
1983,
(23)
: 1451
-
1454
[2]
哈尔滨黄山剖面孢粉组合的初步研究
夏玉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
夏玉梅
汪佩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
汪佩芳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曼华
[J].
地理科学,
1983,
(02)
: 183
-
187+192
[3]
中国晚冰期时的植物群
孔昭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孔昭宸
杜乃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杜乃秋
[J].
冰川冻土,
1980,
(04)
: 29
-
32
[4]
北京地区距今30,00010—10,000年的植物群发展和气候变迁
孔昭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孔昭宸
杜乃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杜乃秋
[J].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80,
(04)
: 330
-
338+411
[5]
中国东部第四纪自然环境的演变
杨怀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杨怀仁
徐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徐馨
[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0,
(01)
: 121
-
144+166
[6]
北京平原第四纪晚期花粉分析及其意义
周昆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周昆叔
严富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严富华
梁秀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梁秀龙
叶永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叶永英
[J].
地质科学,
1978,
(01)
: 57
-
64+95
[7]
辽宁省南部一万年来自然环境的演变
[J].
中国科学:数学,
1977,
(06)
: 603
-
614
[8]
上海、浙江某些地区第四纪孢粉组合及其在地层和古气候上的意义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金陵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叶萍宜
[J].
古生物学报,
1977,
(01)
: 3
-
13+152-153+181-182
[9]
江苏南通滨海相第四系的孢粉组合
宋之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宋之琛
王开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王开发
[J].
古生物学报,
1961,
(03)
: 234
-
265
[10]
中国植被[M]. 科学出版社 , 吴征镒主编, 1980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