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善资本市场与生产组织形式选择——来自中国农村产业集群的证据

被引:11
作者
阮建青 [1 ,2 ]
张晓波 [3 ,4 ]
卫龙宝 [1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2] 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3] 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4]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不完善资本市场; 生产组织形式选择; 产业集群; 资本回报;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1.08.009
中图分类号
F321 [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1201 ; 020204 ;
摘要
在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的环境下,如果一种生产技术存在最低投资进入门槛,则资本拥有量较少的潜在企业家将无法成为现实的企业家。传统理论强调通过发展资本市场直接消除信贷约束。本文认为不完善资本市场可能诱致企业家对生产组织形式的创新,通过基于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分工协作制,企业家将一种进入门槛很高的资本密集型生产技术分解成多种进入门槛很低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技术,从而使大量潜在企业家成为现实企业家。此外,在资本市场不完善的前提下,生产技术的进入门槛与资本回报存在正向关系,基于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分工协作制为企业家提供了多种可选的生产技术,为其创造了成长的通道。本文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上述思想,然后利用一个中国农村产业集群的微观调研数据验证了理论假说。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9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基于产业集群的包买商制与企业家才能 [J].
阮建青 ;
张晓波 ;
卫龙宝 .
管理世界, 2008, (11) :119-128
[2]   中国信贷制度变迁及其逻辑:一个视角 [J].
童士清 .
经济体制改革, 2008, (01) :10-16
[3]   资本壁垒与产业集群——基于浙江濮院羊毛衫产业的案例研究 [J].
阮建青 ;
张晓波 ;
卫龙宝 .
经济学(季刊), 2008, (01) :71-92
[4]   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 [J].
林毅夫 ;
孙希芳 .
经济研究, 2005, (07) :35-44
[5]   银行信贷配给与中小企业贷款——一个内生化抵押品和企业规模的理论模型 [J].
王霄 ;
张捷 .
经济研究, 2003, (07) :68-75+92
[6]   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 [J].
林毅夫 ;
李永军 .
经济研究, 2001, (01) :10-18+53
[7]  
浙江产业群[M].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朱华晟著, 2003
[8]  
中小企业融资[M].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刘国光主编, 2002
[9]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M]. 中国计划出版社 , 俞建国主编, 2002
[10]   Do entry costs provide an empirical basis for poverty traps? Evidence from Mexican microenterprises [J].
McKenzie, David J. ;
Woodruff, Christopher .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2006, 55 (01)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