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近缘野生种蔗茅(Erianthus rufipilus)的研究

被引:16
作者
萧凤回,李富生,何丽莲,段承俐,李清辉
机构
[1] 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科学技术学院
关键词
甘蔗;蔗茅;染色体;花药;锤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6.1 [甘蔗];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研究表明蔗茅(Erianthusrufipilus)在我国分布于滇、黔、川、藏、桂、陕、甘、鄂8省(区)海拔480-2800米的区域。其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20,不同区域的无性系2N数目未发现变异,但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构型略有差异.蔗茅茎秆的锤度普遍较高,最高可达22%,但种群内变异较大,即使同一野生群落内也有明显差异。蔗茅同一个体不同小穗内的花药数目变异较大,总体变化在0—3枚之间。蔗茅的高锤度、花药数目的易变性及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表明:蔗茅在甘蔗起源和进化上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在甘蔗育种的基础研究上应给予重视。,达极显著水平。表2列出了14个蔗茅无性系的花药数目的小穗百分率。总体而言,可按百分率把蔗茅的花药数目变异为4类:(1)以3花药小穗为主,同时出现2花药和单花药的小穗,西藏、四川和陕西都有这类无性系出现,共有6个无性系。(2)以单花药小穗为主,同时出现3花药、2花药和无花药小穗,共有5个无性系,原产于云南和西藏。(3)以2花药小穗为主,同时出现3花药和单花药小穗;共2有个无性系,原产于四川和云南。(4)3花药、2花药、单花药小穗百分率基本相等,只见于陕西的一个无性系中。从地理上看,云南和西藏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