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业污染区1991~1998年居民死因及潜在减寿年数分析

被引:6
作者
刘达伟
唐晓君
苗菁
机构
[1] 重庆医科大学流行病学与社会医学教研室,重庆医科大学流行病学与社会医学教研室,重庆医科大学流行病学与社会医学教研室
关键词
死亡率; 死因顺位; 潜在减寿年数; 潜在价值减寿年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95 [卫生调查与统计];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 分析 2 0世纪 90年代重庆市工业污染区居民主要死因。方法 应用死亡率、死因顺位、潜在减寿年数 (YPLL)及潜在价值减寿年数 (VYPLL)等指标分析该区 1991~ 1998年死因资料。对照组为该市非工业污染文化社区。结果 该区年平均粗死亡率为 7.34‰ (标化死亡率 4.6 1‰ )。主要死因顺位为 :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病、心脏病和意外死亡。恶性肿瘤死亡率为 198.0 7/ 10万 (标化死亡率 12 6 .35 / 10万 ) ,其中肺癌居第一位 ,死亡率为 6 5 .49/ 10万 (标化死亡率 45 .2 7/ 10万 )。主要死因标化潜在减寿率 (SYPLL率 )和标化潜在价值减寿率 (SVYPLL率 )顺位的第一位都为意外死亡。结论 为了降低该区居民死亡率 ,既要进一步加强其自然环境的治理 ,也应重视社会环境的治理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我国部分城市和农村地区人口死亡率及死亡原因分析 [J].
赵素萍 ;
毛嘉文 ;
胡建平 .
中国卫生统计, 1999, (05) :21-26
[2]  
实用卫生统计学.[M].田凤调;陈育德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