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和采集及移植后造血重建研究

被引:38
作者
王良绪
禹涛
赵昕
尉达民
祝扬
机构
[1] 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血液科
关键词
细胞单采,干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22.9 [];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对24例外周血干细胞(PBSC)移植的三种动员方案、采集及移植后的PBSC数量与造血重建关系进行研究。24例中急性白血病13例,多发性骨髓瘤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4例,晚期乳癌1例。三组动员方案:化疗+四氢叶酸+氟美松;化疗+rhGM-CSF+氟美松;化疗+rhG-CSF+氟美松。用流式细胞仪双染色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rhG-CSF组中9例CD34+CD33+细胞。结果表明:rhG-CSF组PBSC产率最高,平均每例单个核细胞(9.86±6.01)×108/kg,CFU-GM(21.08±16.86)×104/kg,CD34+细胞数与CFU-GM正相关(r=0.68)。动员后再用rhG-CSF1周,CD34+细胞显著增多,可连续每日采集,当≥5×106/kg即可停止;采集与回输的PBSC数与造血重建时间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3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