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油田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古岩溶储层研究——以塔河油田6区为例

被引:29
作者
鲁新便
高博禹
陈姝媚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2] 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3] 中国新星石油公司西北石油局规划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塔河油田; 下奥陶统; 古岩溶储层; 剖面结构; 岩溶旋回;
D O I
10.19719/j.cnki.1001-6872.2003.01.018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研究区 FMI成像测井和 XMAC,DSI测井等资料的综合研究 ,并结合该区的油气地质、地球物理资料 ,对下奥陶统缝洞型碳酸盐岩古岩溶储层的剖面结构及展布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结果表明 ,研究区古岩溶储层主要分布于下奥陶统顶部不整合面之下约 2 5 0 m的范围内 ,储层垂向发育具有明显分带性 ,岩溶剖面的纵向分带与该区多期次岩溶旋回作用密切相关。古岩溶储层的发育与分布受多种因素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塔河油田下奥陶统溶蚀段的测井响应 [J].
宋杉林 ;
崔民 ;
傅恒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1, (03) :76-81
[2]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构造-沉积模式与碳酸盐岩裂缝储层预测 [J].
魏国齐 ;
贾承造 ;
宋惠珍 ;
施央申 ;
卢华复 ;
李亚红 .
沉积学报, 2000, (03) :408-413
[3]   塔河油田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张抗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9, (02) :24-28+36
[4]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奥陶系潜山古岩溶及其所控制的储层非均质性 [J].
郭建华 .
沉积学报, 1993, (01) :56-64
[5]  
利用FMI成像测井资料划分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带[J]. 柳建华.国外测井技术. 2001 (03)
[6]  
古岩溶[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 )詹姆斯(James,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