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星载云雷达资料分析夏季青藏高原的云辐射强迫

被引:6
作者
马越界 [1 ]
黄建平 [2 ]
刘玉芝 [2 ]
机构
[1] 鄂尔多斯市气象局
[2]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星载云雷达; 青藏高原夏季; 云的辐射强迫; 垂直加热率;
D O I
10.13885/j.issn.0455-2059.2011.05.015
中图分类号
P422.4 [辐射平衡及热量平衡];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最新的星载云雷达提供的青藏高原(25°~45°N,75°~105°E)夏季(JJA)2006年至2009年的辐射资料,以及云和地球辐射能地系统(CERES)提供的云量资料,分析了2006-2007年青藏高原夏季云量空间分布,以及青藏高原周边的山脉地区和中心地方云的辐射强迫和云对大气垂直加热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青藏高原大气层顶(TOA)处云对长短波辐射的影响以及大气层底(BOA)处云对长短波辐射的影响远大于同纬度的其他地区,从大气加热率的垂直分布来看,有云存在时,对于短波来说,在云层中有明显的加热效应;而对于长波,在云顶有明显的冷却效应,在云底有较弱的加热效应.当存在多层云时,在高云与低云之间,云对大气的影响表现为冷却效应,其最高值接近于云顶对大气的冷却率;当存在多种类型的云时,大气净加热率可以看作是各种单层云在垂直分布上的叠加.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大气气溶胶的辐射与气候效应 [J].
石广玉 ;
王标 ;
张华 ;
赵剑琦 ;
檀赛春 ;
温天雪 .
大气科学 , 2008, (04) :826-840
[2]   1971-2004年青藏高原总云量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J].
张雪芹 ;
彭莉莉 ;
郑度 ;
陶杰 .
地理学报, 2007, (09) :959-969
[3]   一维辐射对流模式对云辐射强迫的数值模拟研究 [J].
刘玉芝 ;
石广玉 ;
赵剑琦 .
大气科学, 2007, (03) :486-494
[4]   两种逐线积分辐射模式大气吸收的比较研究 [J].
张华 ;
石广玉 ;
刘毅 .
大气科学, 2005, (04) :581-593
[5]   青藏高原加热如何影响亚洲夏季的气候格局 [J].
吴国雄 ;
刘屹岷 ;
刘新 ;
段安民 ;
梁潇云 .
大气科学, 2005, (01) :47-56+167
[6]   利用ISCCP资料分析青藏高原云气候特征 [J].
刘瑞霞 ;
刘玉洁 ;
杜秉玉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2, (02) :226-234
[7]   青藏高原云对地气系统长波射出辐射(OLR)强迫的气候研究 [J].
刘艳 ;
翁笃鸣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0, (02) :270-276
[8]  
A review of recent advances in research on Asian monsoon in China[J] . Jinhai He,Jianhua Ju,Zhiping Wen,Junmei Lü,Qihua Jin.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 2007 (6)
[9]  
Reducing discrepancies in atmospheric heat budget of Tibetan Plateau by satellite-based estimates of radiative cooling and cloud-radiation feedback[J] . E. A. Smith,L. Shi.Meteorology and Atmospheric Physics . 199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