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低氧刺激对运动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51
作者
李强
高伟
魏宏文
机构
[1] 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运动医学; 常压间歇低氧; 运动能力; 红细胞; 2,3-二磷酸甘油酸; 红细胞生成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804.2 [运动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目的 :观察常压间歇低氧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适应机制。研究方法 :16名羽毛球运动员 (14~18岁 ,男女各半 )随机分为低氧组和对照组 ,低氧组在正常训练以外每天进行 1h左右的间歇低氧刺激 ,氧浓度控制在 9%~ 14% ,每周 6 d,连续 4周。对照组完成与低氧组相同的运动训练 ,不吸低氧 ,两组测试指标相同。结果表明 :低氧 1周后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显著升高 (P<0 .0 5 ) ,低氧 1周、2周时 2 ,3-二磷酸甘油酸显著高于低氧前水平 (P<0 .0 5 ) ,4周后低氧组运动能力显著提高 ,表现在无氧阈心率下降、功率提高、时间推迟 ;定量负荷后呼吸频率、呼吸商、运动后血乳酸和心率均显著下降 (P<0 .0 5 ) ;完成最大运动能力实验时 ,运动至力竭的时间、最大心率、功率和运动后最高血乳酸均显著升高 (P<0 .0 5 ) ,运动后 3m in时心率恢复加快 (P<0 .0 5 )。结果提示 ,常压间歇低氧可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红细胞生成 ,有利于氧的运输 ,并有效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5+70 +7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预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应用前景
    张敏
    浦钧宗
    朱全
    [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0, (01) : 74 - 76
  • [2] 体育运动中的间歇性低氧训练研究
    雷志平
    [J]. 体育科学, 1997, (02) : 68 - 71
  • [3] 优秀运动员机能评定手册[M]. 人民体育出版社 , 浦钧宗等编写, 1989
  • [4] 高原医学与生理学. 吕永达,李开兴,尹昭云.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 . 1995
  • [5] 低氧预适应的神经生理学机制. 吕国蔚. 生理通讯 .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