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自交系遗传距离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5
作者
吴建宇
任和平
不详
机构
[1] 不详
[2]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系
[3] 不详
[4]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系
[5] 不详
关键词
玉米; 远亲系; 杂种优势; 聚类分析; 遗传距离; 生态区;
D O I
10.16445/j.cnki.1000-2340.1990.03.004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河南省(两个生态类型区)2年3点55个玉米自交系18个数量性状的研究,分析了玉米自交系数量性状遗传距离以及聚类结果的稳定性。结果表明1)遗传距离D2值在年份间的变化不大,但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变化较大。玉米自交系的遗传距离只有在生态条件相近的情况下才有应用价值。遗传距离的稳定性可以表述为:年份间>同一生态区>不同生态区。2)聚类结果受年份的影响较小,受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聚类结果的稳定性也可以表示为:年份间>同一生态区>不同生态区。3)遗传距离以及聚类结果与自交系的血缘有一定的关系,但并不明显。因此,利用D2值以及聚类结果选配亲本有一定的局限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01 / 30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遗传距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变化的研究 [J].
王蕴波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88, (03) :18-22+108
[2]   数量性状遗传距离的稳定性 [J].
张爱民 ;
王明理 .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7, (01) :37-38
[3]   玉米自交系主成分分析及遗传距离测定研究初报 [J].
汪茂华 ;
陈彦惠 ;
张传贞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1986, (04) :407-416
[4]   冬小麦数量性状遗传差异及其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 [J].
毛盛贤 ;
刘来福 ;
黄远樟 ;
冯新芹 .
遗传, 1979, (05) :26-30
[5]   作物数量性状的遗传距离及其测定 [J].
刘来福 .
遗传学报, 1979, (01) :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