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主要株型数量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

被引:19
作者
霍仕平
晏庆九
许明陆
张健
机构
[1]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重庆市万州区
关键词
玉米; 株型; 基因效应; 遗传变异;
D O 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01.01.004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S334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研究以植株外部形态差异较大的 4个玉米自交系为材料 ,分别组成两个F1、F2 、B1、B2 和相应的P1、P2 6个世代 ,研究了 7个株型性状的遗传表达特点。结果表明 ,加性效应是 7个株型性状世代间遗传变异的主导因子 ,其遗传贡献率在 5 0 %以上 ,亦即加性效应决定了 7个株型性状一半以上的遗传变异 ,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对这些性状遗传变异的作用也很重要 ,但因性状及试材不同 ,非加性效应的重要程度有一定差异。在玉米株型育种中 ,对这些性状的选择应以亲本选配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玉米10个数量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 [J].
吴子恺 .
玉米科学, 1995, (01) :6-11+17
[2]   玉米株型性状的遗传表达和自交系与杂交种株型的聚类分析 [J].
王克胜 ;
孔繁玲 ;
杜曼·依马买地 .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3, (03) :19-28
[3]   玉米主要性状的基因效应其与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附视频 [J].
尹燕枰 ;
童玉森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1987, (01) :19-32
[4]   世代平均值分析的多元回归程序 [J].
郭平仲 ;
赵文彬 ;
张金栋 ;
康克强 ;
曹绛雯 ;
蔡民华 .
作物学报, 1985, (04) :217-226
[5]   玉米几个自交系株型数量性状遗传的研究 [J].
赖仲铭 ;
杨克诚 ;
雷本鸣 ;
文安成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1, (04) :28-36
[6]  
数量遗传学[M]. 四川大学出版社 , 高之仁 著,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