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丹吉林沙漠包气带Cl-示踪与气候记录研究

被引:22
作者
马金珠
李丁
李相虎
Edmunds W M
机构
[1]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德干旱研究中心
[2] British Geological Survey
[3] Wallingford
[4] Oxfordshire
[5] UK 甘肃兰州 
[6] 甘肃兰州 
关键词
包气带; 示踪剂; 气候记录; 地下水补给; 氯质量平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Cl-是自然界中最稳定的示踪剂,包气带水Cl-浓度与降水中Cl-浓度的差异可以反映降水的有效入渗补给量和包气带水的年龄。基于CMB的氯累积年龄可以用36Cl/Cl在三个时间尺度上校正。利用CMB研究了巴丹吉林沙漠南缘的两个钻孔剖面的Cl-与含水量的分布状况,计算了800a以来的地下水补给量及其所反映的气候波动特征。在该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89mm,而平均补给量仅为1 3mm。干旱沙漠地区最近800a气候明显经历了4个干期和3个湿期。1500—1530年是干旱区气候突变的时期,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是气候环境演化的又一个十分重要的时间界限,自此以后的漫长时间,干旱化进程进一步加剧。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水-岩相互作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沈照理 ;
王焰新 .
地球科学, 2002, (02) :127-133
[2]   过去2ka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J].
杨保 ;
施雅风 ;
李恒鹏 .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1) :110-117
[3]   巴丹吉林沙漠及其毗邻地区的景观类型及其形成机制初探 [J].
杨小平 .
中国沙漠, 2000, (02) :65-69
[4]   高分辨率古环境变化研究 [J].
蓝先洪 .
海洋地质动态, 1999, (05) :5-8
[5]   论华北平原第四系地下水系统之演化 [J].
张宗祜 ;
施德鸿 ;
任福弘 ;
殷正宙 ;
孙继朝 ;
张翠云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7, (02) :168-173
[6]   巴丹吉林沙漠形成演变的若干问题 [J].
王涛 .
中国沙漠, 1990, (01) :32-43
[7]  
巴丹吉林地区第四纪地层划分的探讨[J]. 蔡厚维.甘肃地质. 198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