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P神经网络的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

被引:59
作者
李振华 [1 ]
许延春 [2 ]
李龙飞 [1 ]
翟常治 [1 ]
机构
[1] 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导水裂隙带高度; 影响因素; 样本;
D O I
10.13545/j.cnki.jmse.2015.06.006
中图分类号
TD74 [矿山排水与堵水];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学科分类号
081903 ;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摘要
为准确预测工作面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在总结顶板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方法和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大量实际资料,分析归纳出采深、煤层倾角、煤层厚度、煤层硬度、岩层结构、顶板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开采厚度和采空区斜长是影响导水裂隙带高度的主要因素。根据全国典型案例,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模型,确定了BP神经网络所需的输入样本和测试样本,运用Matlab软件对网络进行了训练,得到了优化的网络模型,并利用建立的模型预测了焦作煤田赵固一矿11011工作面导水裂隙带高度。通过与实测结果对比,证明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的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模型的计算结果比规程提供的公式计算的结果更接近实际。
引用
收藏
页码:905 / 91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分析 [J].
李东印 ;
任耀 ;
姜敏 ;
马智会 .
矿冶工程, 2012, 32 (05) :15-18
[2]   薄基岩厚风积沙浅埋煤层导水裂隙带高度预计 [J].
王连国 ;
王占盛 ;
黄继辉 ;
周冬磊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2, 29 (05) :607-612
[3]   大采深条件下导水裂隙带高度计算研究 [J].
施龙青 ;
辛恒奇 ;
翟培合 ;
李守春 ;
刘同彬 ;
闫勇 ;
卫文学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012, (01) :37-41
[4]   康家湾矿含水层下采场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预测 [J].
贺桂成 ;
肖富国 ;
张志军 ;
丁德馨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1, 28 (01) :122-126
[5]   深厚松散层薄基岩条件下覆岩破坏高度实测分析 [J].
许延春 ;
李振华 ;
贾安立 ;
丁鑫品 ;
徐高明 .
煤炭科学技术, 2010, 38 (07) :21-23
[6]   近距煤层开采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观测研究 [J].
栾元重 ;
李静涛 ;
班训海 ;
桑春阳 ;
张长琦 ;
马德鹏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0, 27 (01) :139-142
[7]   基于遗传-支持向量机法的煤层顶板导水断裂带高度的分析 [J].
孙云普 ;
王云飞 ;
郑晓娟 .
煤炭学报, 2009, 34 (12) :1610-1615
[8]   采场顶板破断型震源机制及其分析 [J].
曹安业 ;
窦林名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S2) :3833-3839
[9]   采空区坚硬顶板破断机理与灾变塌陷研究 [J].
王金安 ;
尚新春 ;
刘红 ;
侯志鹰 .
煤炭学报, 2008, (08) :850-855
[10]   煤层开采顶板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研究 [J].
马亚杰 ;
武强 ;
章之燕 ;
洪益清 ;
郭立稳 ;
田洪胜 ;
张丽阁 .
煤炭科学技术, 2008, (05) :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