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毒素高污染区肝细胞癌p(53)蛋白与乙肝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附视频

被引:1
作者
马韵,邓卓霖,罗虹,丁志敏
机构
[1] 广西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
关键词
肝细胞癌,乙型肝炎病毒,p53蛋白,黄曲霉毒素,免疫组织化学;
D O I
10.13315/j.cnki.cjcep.1996.03.001
中图分类号
R730.231 [肿瘤病因学、发生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查桂西南黄曲霉毒素(AFB1)高污染区109例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并与相应病例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表达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HCC中p53蛋白阳性率高达68.8%(75/109),p53蛋白表达与病人性别、肿瘤大小及有无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无关(P>0.05)。说明在AFB1高污染区,p53基因突变是HCC中非常普遍的现象。在HCC病例中,HBsAg阳性率为84.2%(85/101),其中同一病例p53蛋白及HBsAg均为阳性者占57.0%(58/101),而HBsAg阳性、突变型p53蛋白阴性者为26.0%(27/101)。表明HBV仍然是肝细胞癌发生的主要原因,但HBV的致癌机制具有多样性,并非均引起p53基因的改变。
引用
收藏
页码:185 / 188+275+27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P53基因的生化功能和失活机理 [J].
陈军 .
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 1994, (03) :128-132
[2]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细胞性肝癌中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 [J].
陈益,汤钊猷,李君,刘康达,邹合强 .
中华肿瘤杂志, 1994, (03) :184-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