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杨小孢子发生的组织化学观察

被引:5
作者
朱彤
李文钿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关键词
大叶杨; 小孢子发生; 组织化学;
D O I
10.13275/j.cnki.lykxyj.1988.03.009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大叶杨早期雄花以小孢子母细胞阶段越冬。大量淀粉粒贮存于花药表皮和药室内壁,并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向花药内部移动,逐渐消耗殆尽。与此同时,绒毡层细胞和小孢子母细胞逐渐积累多糖。绒毡层细胞始终含丰富的 DNA、RNA、蛋白质。RNA和蛋白质在小孢子发生过程中表现一致性的分布和含量变化。 小孢子母细胞在减数分裂前期Ⅰ细线期开始沉积胼胝质壁。胼胝质为颗粒状沉积,逐渐连结成片,于中期Ⅰ完全包裹小孢子母细胞。以后胼胝质壁加厚,于中期Ⅱ及后期Ⅱ达到最厚。四分体形成后,由四分体中央向各向辐射形成胼胝质侧隔壁。四分体多排列为四面体形,偶尔可见左右对称形、十字交互形排列。后期四分体周缘胼胝质壁溶解消失,小孢子释放。侧壁最后被溶解。
引用
收藏
页码:289 / 293+355 +355-35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落葵的花粉粒和胚囊的形成与发育 [J].
徐汉卿 .
云南植物研究, 1986, (03) :305-312+363
[2]   美洲黑杨无性系Ⅰ-63花粉粒的发育和超微结构 [J].
樊汝汶 ;
黄金生 ;
李永敬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3, (03) :13-18+163
[3]   毛白杨胚胎学观察——1.花药的结构及花粉的发育 [J].
董源 .
北京林学院学报, 1982, (04) :80-92
[4]   响叶杨(Populus adenopoda Maxim)种子发育的胚胎学观察 [J].
樊汝汶 ;
吴琼美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2, (03) :116-128
[5]  
被子植物胚胎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胡适宜 著,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