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生态区水稻超高产生态特征研究

被引:9
作者
顾伟 [1 ]
李刚华 [1 ]
杨从党 [1 ,2 ]
王绍华 [1 ]
凌启鸿 [1 ]
丁艳锋 [1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2]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特殊生态区; 超高产; 水稻; 生态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分别在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和江苏省南京市最适种植季节种植杂交籼稻Ⅱ优107,比较了两地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干物质积累、消光系数、光合有效辐射和温度等因子的差异,分析了涛源水稻特殊高产区高产水稻的高产生态特征。结果表明:在涛源Ⅱ优107的籽粒产量2006年为18.6.thm-2,2007年为17.7.thm-2,分别为南京的2.1倍和1.9倍,分析产量构成因子发现主要是因为在涛源种植的水稻有效穗较多,增加了籽粒库容量。与南京点相比,Ⅱ优107在涛源的生育期延长、作物生长速率提高,其中营养生长期延长近30 d,灌浆期作物生长速率提高1.3倍。齐穗期涛源LAI达10.0以上,比南京的大3.3。成熟期涛源两年的生物量分别达30.1 t.hm-2和29.4.thm-2,比南京的高84.7%和61.5%。与南京相比,涛源两年水稻营养生长期光合有效辐射分别比南京高15.4%和19.3%,灌浆期光合有效辐射比南京高16.8%和14.0%。在涛源,营养生长期辐射量高、温差大、湿度低,有利于分蘖的发生;灌浆结实期光照足,温度、湿度条件适宜且保持稳定,有助于抽穗后高积累、高转运,从而实现水稻超高产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常规粳稻超高产栽培的精确定量化——设计与实现 [J].
邵建国 ;
石世杰 ;
吴昊 ;
李刚华 .
北方水稻, 2007, (01) :28-31
[2]   空气温湿度对水稻灌浆及空壳率的影响研究 [J].
王尚明 ;
胡逢喜 ;
张崇华 ;
曾凯 ;
王文锦 .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09) :158-162
[3]   温光生态因素对不同类型水稻幼穗分化期长短的影响 [J].
陈恩谦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09) :203-205
[4]   水稻高产气象生态分析 [J].
兰华雄 ;
王建明 ;
杨居钿 .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05, (02) :50-54
[5]   超高产水稻的分蘖特性观察 [J].
杨惠杰 ;
李义珍 ;
杨高群 .
福建农业学报, 2003, (04) :205-208
[6]   云南籼稻每公顷15吨高产的产量及其结构分析 [J].
袁平荣 ;
孙传清 ;
杨从党 ;
周能 ;
应继峰 ;
S.Peng ;
王象坤 .
作物学报, 2000, (06) :756-762
[7]   温度对水稻幼穗大小影响的研究 [J].
张效忠 ;
苏泽胜 .
安徽农业科学, 1998, (03) :20-21
[8]   超高产水稻产量形成的气候生态特点研究 [J].
刘军 ;
余铁桥 ;
贺汉林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6, (04)
[9]   光温条件对水稻幼穗分化影响 [J].
李永健 .
广西气象, 1992, (02) :23-25
[10]  
稻作的理论与技术[M]. 农业出版社[日]松岛省三 著,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