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城市河道浮游植物分布研究——以镇江市古运河为例

被引:3
作者
夏霆
机构
[1] 南京工业大学环境学院
关键词
浮游植物; 分布特征; 镇江; 古运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3 [环境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为了解通江城市河道浮游植物分布动态规律,同时为制定有效的水环境质量改善方案,对镇江市古运河的浮游植物组成与分布变化进行现场调查与分析,探讨了环境因子变化对河道浮游植物结构与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共检出藻类6门38属,其中绿藻门、蓝藻门和硅藻门为3个常见门类。河道内藻类细胞密度与生物量排序为春季>秋季>夏季>冬季。对比河源采样点,河道内藻类细胞密度、生物量均在春、秋季大幅增长,藻类种类组成比例也逐渐由硅藻门为主过渡到以绿、蓝藻为主,但在夏、冬季这种变化趋势不明显。水动力、营养盐浓度、水温以及水体悬浮泥沙含量等多环境因子影响了河道内藻类生长与繁殖条件,其中因受闸控影响的水动力学条件变化是造成藻类分布变化的关键诱发要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249 / 125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长江江苏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调查报告 [J].
陈校辉 ;
陈学进 ;
唐建清 ;
严维辉 ;
赵钦 ;
王明华 .
水产养殖, 2006, (04) :11-16
[2]   苏州重污染河道水体浮游植物消长规律初探 [J].
万蕾 ;
朱伟 ;
操家顺 ;
张兰芳 ;
张俊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02) :237-243
[3]   三峡库区藻类水华调查及其毒理学研究 [J].
周广杰 ;
况琪军 ;
刘国祥 ;
汤宏波 ;
胡征宇 .
水生生物学报, 2006, (01) :37-41
[4]   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水生态系统动态的初步研究 [J].
胡征宇 ;
蔡庆华 .
水生生物学报, 2006, (01) :1-6
[5]  
苏州河叶绿素a动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联分析[J]. 刘冬燕,宋永昌,陈德辉.上海环境科学. 2003(04)
[6]  
苏州河叶绿素a动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联分析[J]. 刘冬燕,宋永昌,陈德辉.上海环境科学. 2003 (04)
[7]   北京城市河湖的营养状态分析 [J].
杜桂森 ;
王建厅 ;
张为华 .
北京水利, 2002, (06) :25-27+48
[8]   长江口疏浚弃土悬沙对2种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 [J].
徐兆礼 ;
易翠萍 ;
沈新强 ;
曹直 ;
王云龙 ;
陈亚瞿 .
中国水产科学, 1999, (S1) :33-36
[9]  
高级水生生物学[M]. 科学出版社 , 刘建康主编, 1999
[10]  
中国淡水藻类[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胡鸿钧等 编著,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