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重矿物组份的研究法在岩相古地理研究中的应用——以厂坝王家山组浅变质岩系为例

被引:10
作者
蔡雄飞
黄思骥
肖劲东
秦晓玲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武汉,武汉
关键词
王家山组; 浅变质岩系; 重矿物; 重砂矿物; 岩相古地理; 组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人工重矿物组份的研究,在变质岩地区是一种经常使用的工作方法。因为它对变质岩地区的地层划分与对比、确定母岩区等是十分有效的。此外,在变质岩地区进行沉积相和再造古地理的研究中,它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是由于变质岩区的许多原始沉积构造标志大多遭受改造和破坏。有些标志虽尚能辩认,但毕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而人工重矿物的研究,可以对沉积相观察和分析的结果进行检验和补充。西秦岭大陆边缘沉积学专题组,在对厂坝矿区王家山组的一套浅变质岩系沉积相观察中,利用了人工重砂组份的研究,三年来已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一、王家山组沉积和区域古地理的变化特征厂坝矿区,系由一套浅变质岩系组成的含矿地层。根据浅变质岩系的岩性、沉积学及地球化学组合特征,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三个组。下部为王家山组陆源碎屑岩,中、上部为结晶灰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8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