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 条
深圳市458例男男性接触者高危行为特征研究
被引:8
作者:
蔡于茂
[1
]
刘惠
[2
]
潘鹏
[1
]
洪福昌
[1
]
冯铁建
[1
]
机构:
[1] 深圳市慢性病防治院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来源:
关键词:
男男性接触者;
危险行为;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性传播疾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93 [卫生宣传教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男男性接触者(MSM)高危行为特征,为制定艾滋病性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成立彩虹工作组,到同性恋者活动场所开展外展服务,发放健康教育资料;2006年4-9月,应用以场所为基础的抽样方法,在6家同性恋活动场所中抽取458例MSM。在知情同意原则下,一对一匿名填写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人口学资料、艾滋病知晓率、社会歧视、性取向、性伴性别、性行为方式、安全套使用及商业性行为等。结果共调查458例。性取向以同性恋和双性恋为主,分别占46.1%和42.6%。与男性初次性交年龄最小13岁,最大42岁,平均(21.4±4.6)岁。最近1年,26.6%MSM曾经和异性发生性接触,30.1%曾为男性提供商业性服务。51.5%与男性伴口交时不使用安全套;27.5%与男男性工作者发生肛交,每次用安全套比例为46.8%,47.8%与男性网友发生肛交,每次使用安全套比例为56.6%。89.1%有2个以上的性伴,主要通过互联网(43.9%)、桑拿或洗浴中心(42.8%)、酒吧或夜总会(36.0%)找寻男性伴。与男性伴发生性行为方式,肛交列于首位(占77.3%),其余依次为口交、"打飞机"、指交、臀交;最近1年,39.1%曾做过HIV检测,34.9%接受过预防艾滋病教育,17.5%在有性行为前经常喝酒,17.2%服用过精神科药物,6.8%MSM曾感染性病。结论MSM存在多种不同的高危性行为,应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全面推广以性病门诊为依托的HIV/STI预防干预模式,高质量提供MSM友善的诊疗服务,最终将MSM人群的艾滋病性病感染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5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