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真实性评判的雷峰塔重建争论

被引:7
作者
张祖群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雷峰塔; 遗产旅游; 学术标本; 原真性; 文化遗产;
D O I
10.16095/j.cnki.cn32-1833/c.2013.03.013
中图分类号
K878.6 [宗教建筑遗址];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010107 ; 05 ; 0503 ;
摘要
关于复原雷峰塔,学术界分为支持和反对两派,基于遗产旅游的真实性评判,可以说围绕关于雷峰塔重建问题的争论,已经使雷峰塔成为中国遗产旅游案例中贯穿"文化遗产概念+遗产重建原真性+破碎学科与多种视角看待遗产修复运动+平衡旅游发展与遗产保护"的最好学术标本。关于雷峰塔重建的探讨启示我们:遗产重建对于其原真性需要认真把握,应以有关历史档案、文献资料、历史地图、口述史料等作为复原历史文化遗产的文本依据;要区分不同学科、不同利益主体在相关案例中的不同表现和价值观,遗产保护的客体,是社会共同的文化财产。遗产保护不仅仅是少数专家的案头工作,也不仅仅是政府文物主管部门的权责,广大的民众应该参与到遗产信息的搜集、历史文化环境的维护、文化传统的传承中来,都应该分享文化遗产事业的潜在福利,从而增加个人事业和民族复兴伟业的文化自信。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从黄鹤楼到雷峰新塔——对风景名胜区历史名楼重建的回顾与反思 [J].
俞伟 ;
唐晓岚 .
古建园林技术, 2010, (01) :23-26
[2]   原真性理解:旅游与遗产保护视角的演变与差异 [J].
张朝枝 .
旅游科学, 2008, (01) :1-8+28
[3]   历史建筑修缮过程中的“原真性”保护问题浅议——以杭州“富义仓”修缮为例 [J].
杨向荣 .
安徽农学通报, 2007, (21) :41-43
[4]   遗产旅游真实性理解差异与遗产地管理 [J].
王晓晓 ;
张朝枝 .
旅游科学, 2007, (01) :13-16+34
[6]   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 [J].
阮仪三 ;
林林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2) :1-5
[7]  
原真性概念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D]. 曹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5
[8]  
Staged Authenticity: Arrangements of Social Space in Tourist Settings [J] . Dean MacCannell.&nbsp&nbsp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 197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