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生界延长组沉积体系与油气富集

被引:34
作者
李士春 [1 ]
冯朝荣 [2 ]
殷世江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
[2]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3] 中国石油长城钻探测试公司
关键词
层序; 沉积体系; 砂体; 油气聚集;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通过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生界延长组层序地层分析,将延长组划分为5个长期旋回,22个中期旋回。在层序地层格架控制下,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沉积体系及其砂体展布特征。研究区发育北东、南西2大物源体系,其中北东物源(强势物源),为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提供了富县—旬邑—宜君地区的沉积,发育2~3支分流河道砂体;南西物源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提供了陇东地区和镇泾地区沉积,发育4~5支分支河道砂体,纵向上具有良好的继承性。西南部砂体主要发育于长8油层组,东北部砂体主要发育于长6、长2+3油层组,东南部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与低幅度构造的组合区成为油气的有利聚集区。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3+115 +11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地震层序地层研究 [J].
张杰 ;
赵玉华 .
岩性油气藏, 2007, (04) :71-74
[2]   镇北油田延长组长3油层组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 [J].
朱小燕 ;
李爱琴 ;
段晓晨 ;
田随良 ;
刘美荣 .
岩性油气藏, 2007, (04) :82-86
[3]   沉积体系域控制下的岩性油气藏预测方法研究及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中生界延长组岩性油气藏为例 [J].
陈永波 ;
雍学善 ;
刘化清 .
岩性油气藏, 2007, (02) :62-66
[4]   论隆起背景对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区三叠系油藏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 [J].
赵靖舟 ;
杨县超 ;
武富礼 ;
时保宏 .
地质学报, 2006, (05) :648-655
[5]   陇东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早中期物源分析与沉积体系 [J].
郭艳琴 ;
李文厚 ;
胡友洲 ;
庞日轩 ;
张宝平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6, (01) :1-4
[6]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沉积体系和层序特征 [J].
杨友运 .
地质通报, 2005, (04) :369-372
[7]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三角洲沉积及演化 [J].
武富礼 ;
李文厚 ;
李玉宏 ;
席胜利 .
古地理学报, 2004, (03) :307-315
[8]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探区三叠系延长组沉积特征 [J].
王桂成 ;
马维民 ;
赵虹 ;
杨仁超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5) :608-612
[9]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物源分析 [J].
魏斌 ;
魏红红 ;
陈全红 ;
赵虹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4) :447-450
[10]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三叠统延长组物源方向分析与三角洲沉积体系 [J].
宋凯 ;
吕剑文 ;
杜金良 ;
王宏科 .
古地理学报, 2002, (03) :5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