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植物潜流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的研究

被引:25
作者
王全金
李丽
李忠卫
机构
[1] 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关键词
人工湿地; 脱氮除磷; 植物;
D O I
10.15985/j.cnki.1001-3865.2008.02.017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分别以薏苡、风车草、茭白和美人蕉为植被构建潜流人工湿地(植物床),研究其对生活污水氮磷的净化功能及其去除率与水力停留时间(HRT)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植物床对TN、TP的去除率随HRT的延长而增加,不同植物床的脱氮除磷效果是不同的。美人蕉植物床对TN的去除效果最好,HRT为3d时,TN去除率为56%;HRT为6d时,TN去除率达76%。茭白植物床对TP的去除效果最好,HRT为3d时,TP去除率达76%;HRT为6d时,TP去除率达93%。其他植物床也有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各种植物床处理后出水TN、TP均较低,HRT为2d时,出水TN均低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A标准;HRT为5d时,出水TP均低于二级标准,其中茭白、美人蕉植物床处理后出水TP低于一级标准B标准。4种植物构建的潜流人工湿地对TN、TP的去除均满足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且相关性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人工湿地的氮去除机理 [J].
卢少勇 ;
金相灿 ;
余刚 .
生态学报, 2006, (08) :2670-2677
[2]   潜流型人工湿地除磷效果研究 [J].
雒维国 ;
王世和 ;
钱卫一 ;
黄娟 ;
刘洋 .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04, (04) :21-25
[3]   人工湿地废水生态处理系统的作用机制 [J].
籍国东 ;
倪晋仁 .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4, (06) :71-75
[4]   潜流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应用 [J].
宋志文 ;
郭本华 ;
韩潇源 ;
曹军 .
工业用水与废水, 2003, (06) :5-8
[5]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研究及性能改进分析 [J].
梁继东 ;
周启星 ;
孙铁珩 .
生态学杂志, 2003, (02) :49-55
[6]   潜流构造湿地去除农田排水中氮的研究 [J].
张荣社 ;
周琪 ;
张建 ;
史云鹏 .
环境科学, 2003, (01) :113-116
[7]   人工湿地对污水中氮磷的去除机制研究进展 [J].
梁威 ;
吴振斌 .
环境科学动态, 2000, (03) :32-37
[8]   Submerged aquatic vegetation-based treatment wetlands for removing phosphorus from agricultural runoff: response to hydraulic and nutrient loading [J].
Dierberg, FE ;
DeBusk, TA ;
Jackson, SD ;
Chimney, MJ ;
Pietro, K .
WATER RESEARCH, 2002, 36 (06) :1409-1422
[9]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M].尹军;崔玉波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