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土地利用松花江流域生态环境空间分异特征的研究——以哈尔滨段为例

被引:4
作者
龚文峰
机构
[1] 黑龙江大学水利电力学院
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流域; 生态环境质量; 空间分异;
D O I
10.13524/j.2095-008x.2011.01.012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利用RS技术从1996和2005年Landsat TM影像数据提取区域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信息,在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借助GIS空间分析和地统计分析功能,以小流域为评价单元,通过土地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模型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并分析其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区域以农林牧业生产为主,耕地-林地相互转换最为剧烈;林地、水域和建设用地具有较高的保留率;草地、未利用地和耕地具有较高的转换率;2005年区域土地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一般,与1996年相比有变好的趋势;略微和基本变好所占比例为21.39%,基本不变的比例为78.17%,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略微变差占最小的比例,该结果对区域土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松花江流域植被覆盖动态监测遥感分析——哈尔滨市区段为例 [J].
梁吉顺 ;
张艳萍 ;
冯井泉 .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9, 36 (03) :74-76
[2]   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影响评价 [J].
王瑞燕 ;
赵庚星 ;
周伟 ;
朱西存 ;
王介勇 ;
秦元伟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24 (12) :215-220
[3]   基于RS和GIS的土地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及其动态变化 [J].
程晋南 ;
赵庚星 ;
李红 ;
唐秀美 ;
索秋魁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11) :83-88
[4]   海湾型城市土地利用动态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J].
陈国强 ;
陈鹏 .
水土保持研究, 2008, (03) :26-30
[5]   近40年和田河流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J].
窦燕 ;
陈曦 ;
包安明 .
干旱区地理, 2008, (03) :449-455
[6]   东北黑土区农地水土流失现状与综合治理对策 [J].
刘宝元 ;
阎百兴 ;
沈波 ;
王志强 ;
魏欣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8, (01) :1-8
[7]   东北典型农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研究——以公主岭市为例 [J].
岳书平 ;
张树文 ;
闫业超 ;
张养贞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 (07) :64-68
[8]   公主岭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研究 [J].
岳书平 ;
张树文 ;
闫业超 ;
张养贞 .
资源科学, 2006, (06) :161-166
[9]   辽河中下游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J].
黄方 ;
刘湘南 ;
刘权 ;
王平 .
水土保持通报, 2004, (06) :18-21
[10]   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 [J].
仲嘉亮 ;
谢勇 ;
朱海涌 .
干旱环境监测, 2004, (04) :203-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