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症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13
作者
周运峰
机构
[1] 河南中医学院
关键词
失眠; 人格; 认知; 情绪;
D O I
10.16368/j.issn.1674-8999.2008.01.021
中图分类号
R256.23 [失眠、健忘];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失眠症患者与睡眠正常者,在人格特征、认知方式、应对策略上存在很大差别。失眠症患者具有高度一致的个性心理特征,大多数患者过分夸大失眠的后果,存在中、重度焦虑和抑郁。所以,在对失眠症患者积极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全面认识其个性特征,进行早期心理干预,从应对方式、心理控制源的角度理解患者,应用认知行为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3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几种亚健康状态的养生 [J].
梁润英 .
河南中医, 2006, (12) :78-79
[2]   失眠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与睡眠质量关系的研究 [J].
张玲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4, (01) :41-42
[3]   慢性失眠症患者的应对方式和睡眠行为特征对照研究 [J].
吴任钢 ;
张春改 ;
邓军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 (10) :716-718+715
[4]   失眠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的调查 [J].
李融 ;
蔡志强 ;
侯钢 ;
武玉兰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2, (05) :55-56
[5]   失眠症者睡眠的主观评估和多导睡眠图对比分析 [J].
李冲 ;
贾福军 ;
谭春英 ;
杜好瑞 ;
李战文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0, (03) :212-214
[6]   失眠症患者的认知行为特征 [J].
吴任钢 ;
王铮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9, (06) :377-378+372
[7]  
Metabolic rate and the restorative function of sleep[J] . Michael H. Bonnet,Donna L. Arand.Physiology & Behavior . 1996 (4)